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褐煤质量标准,以及褐煤质量等级标准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煤的质量标准
- 2、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指标介绍
- 3、三类烟煤标准具体点
- 4、主焦煤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
煤的质量标准
1、固定碳含量:在煤的热值计算中,去除水分、灰分和挥发分后剩余的部分即为固定碳。固定碳是煤发热量的主要贡献者,因此,某些国家使用固定碳作为衡量煤发热量的重要指标。此外,固定碳也是评估合成氨用煤质量的关键参数。
2、灰分的检验遵循《煤的工业分析测定方法》(GB/T 212-2001)标准。 挥发分的检验同样依照《煤的工业分析测定方法》(GB/T 212-2001)标准。 黏结指数的测定按照《烟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》(GB/T 5447-1997)进行。 胶质层厚度的测定依照《烟煤胶质层厚度测定方法》(GB/T 479-2000)执行。
3、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共有12个,其中包括煤的水分。水分分为内在水分(Minh)和外水(Mf)。内在水分是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,而外水是在开采、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。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。 通常情况下,煤的变质程度越大,其内在水分越低。
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指标介绍
1、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分别有水分、灰分、挥发分、固定碳含量、全硫、发热量、胶质层最大厚度、粘结指数、煤灰熔融性温度、哈氏可磨指数、吉氏流动度、坩埚膨胀序数。
2、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涉及多个方面,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 水分(M):煤中的水分包括内在水分和外水。内在水分是煤在形成过程中含有的水分,外水则是煤在开采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吸附的水分。水分过高会增加运输成本,降低燃烧效率,并可能影响煤的加工和使用。
3、发热量(Q):衡量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,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有别。标准煤的发热量是评估煤炭性能的关键指标。 胶质层最大厚度(Y):烟煤加热后形成的胶质层厚度,对煤炭分类和结焦性能有影响。 粘结指数(G):反映烟煤的粘结性,是精煤冶炼的重要参数。
三类烟煤标准具体点
1、三类烟煤:可燃基挥发份大于等于20%;应用基水份为7%-15%;应用基灰份(伟琴马弗炉)小于25%;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大于19700KJ/kg(大概为5000大卡左右,即5000kcal/kg)。常见的粉煤与块煤成分是一样的,一般都是三类烟煤。
2、烟煤的种类繁多,根据其挥发分含量,可分为贫煤、瘦煤、焦煤、肥煤、气煤、瘦焦煤、长焰煤等。GB 5751-1986标准中,烟煤的分类标准包括挥发分、灰分、硫分等多个指标,这些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烟煤的品质和用途。褐煤是煤炭的一种,通常呈褐色或黑色。
3、家中常用的煤主要是三类烟煤。这类煤按照挥发份和发热量的不同,被分为三类。尽管国家标准中没有明确定义,但教材上通常认为,三类烟煤的特征如下:可燃基挥发份不低于20%,应用基水分在7%到15%之间,应用基灰分低于25%,应用基低位发热量超过19700千焦每千克,大约为5000大卡/千克。
4、在煤炭的王国里,无烟煤、褐煤和烟煤犹如璀璨的星辰,各自拥有独特的特性。让我们逐一探索这三类煤的卓越之处:无烟煤:璀璨的皇冠/无烟煤是煤炭家族中的佼佼者,以其高固定碳含量(约90%以上)和惊人的着火点(约360~420℃)闻名。
主焦煤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
中国煤炭分类采用国家标准(GB5751-86),其中焦煤(JM)是指挥发份大于0-20%,粘结指数大于50-65%,胶质层指数小于20%的煤。
主焦煤的指标是灰份≤5~10%;可燃基挥发份18~24%;硫份≤0.7%;G值75;Y值16mm。主焦煤:灰份%、含硫%、挥发份%、G值、Y值。主焦煤(coking coal)也称冶金煤,又名焦煤。
第一类焦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=10%~28%,黏结指数G65,胶质层最大厚度,y≤25mm。第二类焦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=20%~28%,黏结指数G=50~65,结焦性比前者差。焦煤(cokingcoal)也称冶金煤,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。
关于褐煤质量标准和褐煤质量等级标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鹤壁市豫兴煤机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褐煤质量标准(褐煤质量等级标准)》